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农作物科学种植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探讨

来源:农业技术与装备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1-15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0 引言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,使用科学种植技术,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,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。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种植结构,科学种植,向精准、科技、高效农业发展,是农

0 引言

对于农业生产而言,使用科学种植技术,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,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。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种植结构,科学种植,向精准、科技、高效农业发展,是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。合理使用低毒、高效、生物农药,维护生态良性循环,达到社会、经济、生态效益协调统一,是近阶段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探讨课题。

1 科学化种植

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,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能发展现代农业,成为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和主要任务,科学化种植势在必行。

1.1 多样化种植

不同农作物对气候、土壤、水分等客观条件要求不同,因而种植方式也有差异,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农作物产出,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种植方式,以促进农作物健康茁壮成长[1],提高品质增加产量,增收增效。但在传统种植模式下,农作物种植方式单一,农民科学种植水平低,对农作物科学种植没有统一认识,没有达成规范化、标准化、规模化种植水平和区域模式,且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淡漠,开垦、撂荒、乱耕、乱种等导致自然生态被破坏失衡,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。因此,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,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学种植水平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,通过多样化种植,提高土地产出,优化生态环境,造福人类,成为当前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,尤显突出重要。

多样化科学种植体现在两个方面,即空间多样化和时间多样化[2]。其中,空间多样化是指根据不同农作物对生长环境要求不同,在空间上进行多样化布局。如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对光照要求不同,喜光弱光互补,正适搭配,在田间采取轮、间、套作等科学种植方式,将不同科属、株高的农作物种植在同一地块上,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生长空间,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率。时间多样性是指根据不同农作物成熟期和适种时间,合理搭配科学种植。如小麦、花生、玉米抢茬轮、套作,延长作物共生时间,保证生长期,提高产量。种植时间和空间多样化还可以在农业生产多领域广泛应用,充分发挥科学种植效能,体现在冬暖大棚种植反季节水果、蔬菜上尤为突出,且经济效益显著。都是发挥时间、空间潜能,挖掘增产潜力,提高单位面积产出,确保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
1.2 严格监控农作物生产过程

在农业生产中,病虫草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,防治不及时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。现行主要措施是化学防治,即以化学药剂杀灭为主,主要采用土壤处理、拌种、喷施植株等方式,快施速防。但化学防治危害性强、副作用大、且不可控制。如目前生产中时有人畜中毒事件发生,都是不当施药造成。根本原因是农民不具备科学种田本领,对农药危害性认识不足,不掌握科学使用方法,安全意识差,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,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。

此外,违规施药或过度滥施,可能导致病虫草害产生药物抗、耐性,甚至诱发基因突变,产生新种型,增加防治难度。农药还会随水分流动、叶面蒸发等方式污染空气、土壤,恶化生态环境,导致恶性循环。因此,在农业生产中,要对农作物生产过程实行全程技术监控,严格操作规程,严谨农药用量,精准配比施治,对病虫草害早预测、早测报、早预防,及时发布病虫草害发生发展动态,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,早发现,早治疗,将病虫草害控制在初发期、低龄期,提高农产品质量,确保生产出绿色、无公害农产品。

1.3 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,提高农民整体素质

随着科技进步,农业技术在科学种植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有了新发展、大改进,逐步向适应各地区自然资源、气候条件、地利水平方向发展,并总结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。以威海地区为例,有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,小麦生长后期“一喷三防”技术、玉米“一增四改”高产栽培技术、玉米“一防双减”技术、花生“一集双通”模式、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、农业标准化及市场信息技术、规范化GAP西洋参种植技术等等,成为农民丰产丰收发家致富的风向标和推动力,农业技术培训为民所需,势在必然。

运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网络及农民夜校、科技集市、“三下乡”、现场会、党员科技培训基地等形式,本着“宜农则农、宜果则果、宜经则经、宜药则药”的培训方向,从农业良种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特色化、市场化入手,针对农民思路的狭隘、视野的盲区,知识层面、技术环节的弱项,组织形式灵活、内容生动的培训,横有广度、纵有深度,切实从农业技术上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和最关心的两大难题:“种什么,怎么种”和“卖的出,卖的好”。

文章来源: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 网址: http://www.nyjsyzb.cn/qikandaodu/2021/0115/587.html

上一篇: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
下一篇:“一带一路”视角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困境研

农业技术与装备投稿 | 农业技术与装备编辑部| 农业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| 农业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| 农业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