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乡村振兴庄户剧团作用不可或缺(2)

来源:农业技术与装备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02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3.加大对剧团的管理 一是抓入口。设立庄户剧团成立标准,对剧团的组建进行审批,对符合条件的剧团办理演出许可证,借鉴职称评审授予演员一定的称号

3.加大对剧团的管理

一是抓入口。设立庄户剧团成立标准,对剧团的组建进行审批,对符合条件的剧团办理演出许可证,借鉴职称评审授予演员一定的称号。二是抓管理。庄户剧团应及时做好演出节目的报备工作,文化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演出节目进行审查和现场演出监督管理,坚决杜绝庸俗、低俗、媚俗的演出,对违规剧团进行有效查处,绝不手软。

(二)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庄户剧团的演出展示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
1.恢复濒临失传的或已经失传但有条件恢复的剧种

戏曲面临着危机,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。建国初期尚有367个戏曲剧种,到目前全国尚在演出的剧种仅剩二百多个,而且有的上演率还极低。庄户剧团虽然专业不强,但由于生活在农村,更接近原生态戏曲。对濒临失传的剧种,应在演出中加大演出场次,培育更多人参与传承。对已经失传,但可以借助其他剧种进行恢复的,可以在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帮扶下,适时进行恢复。

2.有展演展示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可以通过庄户剧团进行宣传展示

曲艺、民间音乐、民间舞蹈、传统武术、民间绝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,可以参与到庄户剧团的日常演出中,通过展演展示,有效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(三)人才培养

1.组织培训班,提升庄户剧团演职人员的艺术素质

一是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创作人员、演出人员、演奏人员技能提升班,请专业剧团业务骨干为庄户剧团业务人员授课,提高他们唱、念、做、打的基本能力以及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等表演技法。二是由文化馆根据“深入生活、扎根群众”的要求,选派业务骨干人员实行包片下乡,深入农村,扎根演出一线,寻找问题、研究难题,与庄户剧团演职人员结对子,及时解决庄户剧团在演出中遇到的问题。三是鼓励和提供条件让庄户剧团跨区域演出、进城市剧场演出、观摩优秀剧团演出。通过以上方式,激发庄户剧团业务人员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热情,不断提高庄户剧团的业务水平,提升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。

2.抓好管理人才的培养,开拓演出市场

剧团管理人才是连接市场和艺术的桥梁纽带。抓好庄户剧团管理人才的培养,对庄户剧团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文化主管部门应在现有庄户剧团或回乡大学生中发现思路灵活、善于管理、了解市场的人,通过业务培训、外出学习等方式,提高其管理水平,打造一批具有创新精神、懂经营、会管理、善于演出市场运作的管理人才。

3.评选乡村艺术大师,开展乡村艺术大师收徒传承

授予庄户剧团中业务素质高、社会影响力大的德高望重的业务骨干乡村艺术大师的称号。鼓励乡村艺术大师发扬收徒传承的优良传统,严格选徒、精心培养、传承发展,并做好乡村艺术大师抢救性记录工作,以文字、图片、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录留存。

(四)创作适宜乡村的剧本

1.加大对乡土编剧人员的培训

乡土编剧生于农村,长于农村,对农村最了解,也最熟知农民兄弟的需求。文化部门应加大对乡土编剧人员的培训,让他们掌握创作的手法和技巧,创作出更多更接地气的优秀节目。

2.深入挖掘当地人文资源、历史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,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。”庄户剧团作为与农村打交道最多、接触面最广泛的演出团体,应深入挖掘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,并结合实际,有效地为创作服务;深入挖掘整理传统剧目,创作改编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剧目。

3.开展农村现实题材的创作,反映农村的新面貌

改革开放四十年来,农业、农村、农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涌现了诸如“三农政策”“第一书记帮扶”“大学生创业”“互联网+农业”等多种新鲜事物,剧本创作要与时俱进,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观众。

4.建立优秀剧目库

文化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形式,创作、征集适宜乡村演出的优秀戏曲、曲艺、小品、歌曲、舞蹈等,建立优秀剧目库,免费提供给庄户剧团排练,丰富庄户剧团的演出内容。

结语

庄户剧团是繁荣活跃农村文化市场的一支生力军。只有抓好庄户剧团的管理、人才培养、剧目的创新,积极拓展演出市场,才能有效地繁荣乡村文化、提升乡村文明程度,进而推进乡村振兴工程的开展,建设美丽乡村。

文章来源: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 网址: http://www.nyjsyzb.cn/qikandaodu/2021/0402/761.html

上一篇:牛奶西瓜属炒作
下一篇:学包装的儿子教老父亲种地

农业技术与装备投稿 | 农业技术与装备编辑部| 农业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| 农业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| 农业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