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汉字木部背后的农业文明(3)

来源:农业技术与装备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22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“楎”,《说文》:“楎,六叉犂。”[1]《广韵》注释为:“三爪犁曰楎。犁上曲木也。”[16]段玉裁注:“许云六爪犂者,谓为三爪犁者二……其上

“楎”,《说文》:“楎,六叉犂。”[1]《广韵》注释为:“三爪犁曰楎。犁上曲木也。”[16]段玉裁注:“许云六爪犂者,谓为三爪犁者二……其上为为楼。貯穀下种。故亦名三腳耧。今陜甘人用之。”[17]由此可知“楎”属于一种形体上有三爪的犁类田间耕种农具。

2.中耕农具

(1)槈:薅器也。

(2):穜樓也。

段玉裁注:“(槈)薅器也。蓐部曰。薅、披去田艸也。槈者、所以披去之器也。槈、刃广六寸。柄长六尺。”[17]“槈”,是一种长柄的田间除草农具。

是一种下种农具,段玉裁注:“,穜楼也。穜者今之种字。楼者今之耧字。广韵曰。耧、种具也。今北方谓所以耩者曰耧。耩者、种也。”[17]表示的是除草后将农作物进行下种的一种工具。

3.收获农具

(1)杷:收麦器。

(2)柫:击禾连枷也。

(3)枷:柫也,连枷。

(4)柍:枷,柫也。从木加声。淮南谓之柍。

《说文》:“杷,收麦器。”[1]《方言》:“宋魏之间谓之渠挐,或谓之渠疏。郭璞注:有齿曰杷,无齿曰朳。”[19]杷,指的是一种有齿的平田收获农具。柫、枷、柍则均指一物,都是指脱粒农具连枷。《玉篇》解释“柫”为:“连枷也,所以打榖者也。”[14](236)《方言》:“今连架所以打榖者,自关而西谓之棓,或

4.称量农具

杚:平也。

《广韵》:“杚,摩也。”[16](96)段玉裁注:“(杚)平也。非器也。廁于此者……者平物之谓。平之必摩之。故广雅曰。杚、摩也。广韵摩之训本此。”[17]杚是一种量粮食时将斗斛刮平的刮板。

(二)果木农桑

1.果木

在远古时期,由于生产力不发达,华夏先民往往以采集渔猎为生,而果实则是他们重要的补给,“民食果蓏蚌蛤”(《韩非子·五蠹》)。果,甲骨文作,小篆作。从字形上看,木上之物象果形,在木上表示所结果实。采,甲骨文作,小篆作,从木从爪,像一只手抓取树木上的果实,表示采摘果实。《说文·木部》提到的果木多达28种,如“梬、椵、櫅、樲、桵、棪、槜、柿、枇、橙、柚”等,展现出先秦两汉时代的果木概貌。

2.蚕桑

甲骨文中保留了关于华夏先民祈祷来年蚕桑业丰收的祭祀记录:

(1)辛未卜,何鼎(貞):王其※(往)田…桑…,〔亡〕災。(《合集》何组)

(2)癸子(巳)卜,才(在)桑,鼎(貞):王旬亡(憂)。才(在)四月。(《合集》黃類)

(3)壬子卜,鼎(貞):〔王〕田桑,往來亡災。王(占)曰:“吉。”(《合集》黃類)

桑,甲骨文字形为,小篆字形为,字形从木,下为树干,其上附着桑叶,像桑树之形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桑,蚕所食叶木。从叒木。”[1]除了“桑”字外,“檿”“柘”表示桑树义。“‘檿,山桑也,从木厭声。诗曰:其檿其柘。’‘柘,桑也,从木石声’”[1]。古人对桑树种类的细致划分,透露出古代蚕桑业的发达。

三、从《说文解字》到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七版)

文字记录着社会的发展,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衰落和新生。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记录了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字状况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七版)是我国最新修订的规范性词典,记录了目前文字的使用情况。通过对《说文解字》和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七版)“木部”中的农业词汇的比对研究,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汉字的变化趋势,分析探究出农业文明的发展变迁对木部农业词汇变化的影响。

从“木部”的整体变化上来看,《说文解字·木部》收录的字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七版)中的现状,主要包括“隐没”“衰落”“活跃”“新增”等四种状态。这里隐没的木部字指的是在《说文》中存在而《现汉》已不存在的字;衰落的木部字指在《现汉》中仍然存在但已经不为我们所用的字,往往标记有“古书”的字样;活跃的木部字指沿用至今的木部字。对比《现汉》,隐没的木部字共有159个,衰落的木部字有86个,仍然活跃的木部字有183个。

从《说文》“木部”中农业词汇的角度来看,“木部”中的农业词汇总计44个,其中农具字16个,果木字28个。对比《现汉》,农具字隐没12个,衰落1个,活跃3个,新增4个。果木字隐没9个,衰落5个,活跃14个,新增12个。

文章来源: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 网址: http://www.nyjsyzb.cn/qikandaodu/2021/0322/728.html

上一篇:农业创新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探究
下一篇:论现代农业旅游经济的新翻译技巧

农业技术与装备投稿 | 农业技术与装备编辑部| 农业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| 农业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| 农业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