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一把钥匙如何打开三把锁——新疆沙雅县农业高

来源:农业技术与装备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8-06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千亩呈一色,万亩一展平。盛夏时节,走进棉花种植大县——新疆沙雅县的乡间,广袤的棉田一眼望不到边,风起时,田野泛起滚滚绿波,一直绵延到天际。 从“补丁田”到“大条田”

千亩呈一色,万亩一展平。盛夏时节,走进棉花种植大县——新疆沙雅县的乡间,广袤的棉田一眼望不到边,风起时,田野泛起滚滚绿波,一直绵延到天际。

从“补丁田”到“大条田”,从碎片化耕种到集约化经营,沙雅棉田的变化,主要源于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的牵动。2017年6月,沙雅在渭干河灌区启动这一项目,涉及7个乡镇132个村,总投资12.92亿元,覆盖50万亩农田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计划内全部任务,灌区水利信息化综合应用系统正有序推进。

三年多来,该项目有效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、生态环境改善和相关产业集聚。可以说,当地用一把钥匙,打开了三把锁,开启了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之门。“在实施过程中,我们深切地感受到,试点项目的内涵和外延已不单是一项水利工程,还撬动了农业、经济、生态等领域一系列变革。”沙雅县县长夏帕克提·吾守尔说。

打开第一把锁:破解耕地碎片化

将近13.5万块面积在1至5亩的“补丁田”,整合成100至300亩的“大条田”,涉及项目区内近2.18万户。沙雅将土地平整作为开展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的先手棋,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,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、先进适用技术创造了条件。

“2018年开始,我家的12亩地就流转给利华公司了,每亩地每年700元流转费。”作为第一批参加土地流转的农户,伊里亚斯·沙依普一家尝到了从土地中解放双手的甜头。他的大女儿和儿子成了“双薪农民”,除了土地流转费,还应聘成为管地工,有土地管理费收入。

沙雅县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由企业运作实施,其中21万亩由沙雅县利华创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。公司总经理赵振新介绍,试点项目的实施不仅让农民得实惠,企业原料供应也得到了保证,而且能够确保原料质量稳定。

以试点项目为契机,沙雅县推动农业从传统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,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目前,试点项目区已组建种植业合作社82个、劳务服务合作社39个、家庭农场15个。

为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,沙雅县根据不同经营模式,确定相应分配方式。对“农户+合作社”模式,以土地入股量分红和田管劳动量支付报酬;对“农户+合作社+公司”模式,采取“保底收益+劳务费+增产提成”形式,让农户享受收益;对“农户+家庭农场”模式,则采取“保底收益+劳务费”分配形式。

破解了耕地碎片化,沙雅农业提质增效明显:项目试点区棉花品种从过去的100多种统一到3个品种,机械采收率由2017年的5.2%跃升至95%,比人工采摘亩均至少节约450元,每公斤价格则较其他产棉区高出0.3元。与项目实施前相比,去年亩均增产90公斤,亩均增收600元左右。

打开第二把锁:突破生态瓶颈

沙雅县域内虽然有塔里木河流域和渭干河流域两大灌区,却长期“喊渴”。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要严守水资源红线,必须拧紧“水龙头”;另一方面,要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、农业灌溉用水、生态林灌溉用水等,用水需求较大。如何破解生态瓶颈?沙雅县认为,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,并将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作为重要抓手。

在海楼镇克孜勒塔木村,一条土渠曾是“全村的希望。“为了地里放水的事,过去没少和邻居吵架。”村民伊里亚斯·沙依普告诉记者,县里发展高效节水,推广节水滴灌,不仅节省了近一半的水费,每亩地少用了半袋化肥,而且棉花的产量提高了100多公斤。“这不等于我们又多了几亩地嘛!”

测水到乡、到村、到项目区,核算到用水户,是沙雅县推进试点项目建设,完善节水工程体系的重要原则。瞄准节水目标,沙雅县在试点项目区建设现代农业水利管理信息平台,采用了“泥沙全过程处理、一池多系统、水肥一体化、磁化水灌溉、低压小流量”等高效节水新技术、新工艺,推动从粗放用水向制度节水转变。

每家农户都比以前节约,全灌区农业节水量就很可观了。统计显示,去年试点项目区每亩实际用水比2017年减少82立方米,渭干河灌区引水总量减少2200万立方米。受益于推广测土配肥、水肥一体化,每亩平均节肥30%。农业生产节省的水资源,使得有更多水量可供调度,该县将试点项目年度限额结余水量,优先用于新增人工生态林和自然生态灌溉。

与此同时,沙雅县还以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为依托,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,加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。目前,试点项目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%以上,残膜回收率达到80%以上。

文章来源: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 网址: http://www.nyjsyzb.cn/zonghexinwen/2020/0806/413.html

上一篇:国外提倡数字农业技术 国内:部分借鉴
下一篇:高温下的劳动者 | 农技员:只为那一片稻田健康

农业技术与装备投稿 | 农业技术与装备编辑部| 农业技术与装备版面费 | 农业技术与装备论文发表 | 农业技术与装备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农业技术与装备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